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科技厅按照科技部、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工作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强化科技创新服务 支撑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猛戳文件名称查看政策原文),以下简称“科技创新支撑创业就业10条”。 “科技创新支撑创业就业10条”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国家、省在应对疫情冲击全面强化稳就业、增岗位的相关文件,从发挥科技支撑创新创业就业重要作用的角度出发,注重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以奖励、后补助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科技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创新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充分发挥孵化载体、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力量,通过创业带动就业,通过企业促进高科技岗位供给等多种形式,提出了以中短期为主、体系化的一揽子工作举措。 一是多类创新主体带动创业、促进就业。 激发孵化载体等创新创业主体作用,通过扩大孵化载体规模、加速布局省级孵化载体、给予优惠支持等方式,以创业促进就业活力。 发挥科技企业稳就业主体作用,通过省市联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圈等方式,进一步吸纳技术研发人员就业,增加高科技岗位供给。 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特派员”两支队伍在企业创新创业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的支撑作用,以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兴企助农;启动实施“银龄专项”吸引集聚一批有经验的国(境)外专家深入企业。 强化高新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通过推动国家级高新区申建工作,加速布局省级高新区,培育产业集群等方式,支撑高新区复工达产,扩大创新经济规模。 二是多项行动计划促进创业就业。 面向各类创新主体启动实施“百千万就业促进行动”, 组织推动100家研发平台、1000家孵化载体和技术服务机构、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扩大研发规模,有效梳理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补短板、强服务,力争三年新增十万个科研相关工作岗位。 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树标提质行动计划,遴选发布高成长千强、创新百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未来型企业,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增加优质岗位供给。 面向孵化载体实施“孵化育成双千计划”,2020年力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分别达到1000家以上,新增入孵企业5000家,累计毕业企业增至2万家,带动创业就业人数超60万人。 面向重点产业落实省“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领域,加快推动我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推动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继续探索赋权形式、收益分配等制度,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最后利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国际发明展览会等平台网络,促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粤落地。 四是构建多方位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 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推广线上创业学院,举办创业训练营等方式,加快提升科技创业就业能力。 完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启动“创业导师进园区”活动,为企业复工达产提供技术研发、科技金融、经营管理等咨询服务。完善安家落户、科技研发等人才就业便利及保障机制。 联合开发面向科技企业不同需求的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帮助科技企业渡过特殊时期发展瓶颈,缓解融资困难。继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参赛。 五是加速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落实“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我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 实施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新基建”领域的实验室、高端创新研究院的布局和建设,实施5G垂直领域创新示范应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引导消费和投资方向; 向诊断试剂、实验动物、疫苗研发等方面,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速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广东出台“科技创新支撑创业就业10条”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20-05-02 05:48:10 打印本页